悲剧皇子——李恪

时间:2024-01-31 来源:百科大全 点击:

  李恪,唐太宗世民与杨妃吉儿所生之子,也是世民第3子,拜为吴王。他完完全全遗传了父亲和母亲的优良基因,不仅样貌俊美(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花样男子了),而且文治武功,文能治国,武能安邦,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复合型人才了,这比后来偏科的怪才皇帝李煜可要强多了,这么好的一个青年俊才,为何就这么英年早逝了呢?

  “被谋反”从天而降

  李恪的悲剧命运似乎从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。

  虽然长孙皇后为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,可没一个拥有像李世民那样的才干。贞观十七年(公元643年),李世民选来选去,最终“矬子里面拔大个儿”,选定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。

  唐太宗也曾一度后悔,甚至想废掉李治,立李恪为太子。但长孙无忌得知后,坚决暗示反对。太宗很不高兴地质问说:“是不是因为李恪不是你的外甥,所以你才反对?”

  这一句尖锐的话基本戳穿了长孙无忌的私心,一般人必定吓得慌了。可长孙无忌是见过大世面的,他面不改色,振振有词地丢给李世民两个无可反驳的理由:一、李治性情仁厚,最适合当一个守成之君;二、储君是国家根本,哪能轻言废立,一再更换?太宗想想也有道理,只好放弃李恪,继续保持现状。

  这些复杂的配景,注定了长孙无忌和吴王李恪不可能和平相处,长期共存。

  高宗李治即位后,虽然外貌上天下太平,可他因欠缺能力而导致的“无为而治”,让李恪这种“名望素高,为物情所向”的宗室亲王显得有些突兀。

  长孙无忌很担心,要是李恪哪天一激动振臂一呼,其结果很有可能是应者云集。这江山姓什么可就不必然了!所以,长孙无忌必需防患于未然,无论在公在私,他都必需把吴王李恪除掉!

  就在长孙无忌苦思不得李恪的小辫子时,历史给了他一个机会。公元653年,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谋反的事东窗事发,有些鄙俚的长孙无忌终于借此结束了李恪的性命!

  当时唐太宗的女儿高阳公主专横蛮横,还曾与玄奘的高徒辩机私通。私通之事被人揭发后,辩机和尚被执行了腰斩。唐高宗继位后,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联络了一些与高宗关系不“和谐”的一些大臣打算发动政变,以夺取政权。可惜保密工作不合格,还没等他们动手,谋反的计划就被泄露,一干人等都被抓进了监狱。

  房遗爱一到案,长孙无忌就对他软硬兼施,还表示:房遗爱只要一口咬住吴王李恪,便可免房遗爱的大罪。这房遗爱不只贪生怕死,而且也不是什么有道德的人。他把心一横,指认李恪参与了这起谋反案!

  在这种情况下,无论李恪怎么解释,别人根本不会相信,也可以说不敢、不能相信了!李恪最终成为长孙无忌砧板上的鱼肉了!

  公元654年二月初二,李恪的生命定格在34岁———他在长安自尽了!他的自尽让他又多了一个“封号”———史上最悲情的皇子。李恪临刑时大呼:“社稷有灵,无忌且族灭!”

  从外貌上看李恪的死在于他无法改变的隋朝血统和非嫡出的身份,可从深层次上看,他的死是因为当时李唐江山外戚势力的过度膨胀,是因为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中嫡尊庶卑的观念。

  从史料上看,吴王李恪是个文武全才,而且在百官和黎民中很有威望,唐太宗也很喜欢这个儿子,但是他始终没有勇气像他父亲一样积蓄力量发动政变。这可能和李恪生在宫中长在宫中有关系,他没有像李世民那样经历过腥风血雨,没有出生入死的经历,更没有结交李世民身边那样一群天下英雄,成就一番大事。

悲剧皇子——李恪

https://www.tonghuashijie.net/bk/44510.html

推荐访问:

扩展阅读文章

百科大全热门文章

推荐阅读文章

百科大全推荐文章

百科大全推荐文章

京ICP备11356960号

童话世界 轻松阅读 享受快乐生活

Top